我們一切的煩惱,
都是從自他的比較當中而來。
雖然只是一個小水泡,
只要相信自己本來就是水,放開對水泡的執著,
水泡當下就與大海同一體了!
只要相信自己本來就是水,放開對水泡的執著,
水泡當下就與大海同一體了!
水泡如果知道自己本是水組成的,
將來遲早也會融成大海,
那努力幫助自己跟其他小水泡,一起融成大海都來不及了,
怎還會跟其他水泡爭誰大誰小呢?
將來遲早也會融成大海,
那努力幫助自己跟其他小水泡,一起融成大海都來不及了,
怎還會跟其他水泡爭誰大誰小呢?
當下每一念,其實都是一顆小水泡。
「心」,是「佛」與「眾生」之間的橋梁。
如同「水」,是「大海」與「小水泡」之間的橋樑一樣。
「心」,是「佛」與「眾生」之間的橋梁。
如同「水」,是「大海」與「小水泡」之間的橋樑一樣。
如果就"表相"比較,「佛相」與「眾生相」,
是天壤之別,格格不入。
是天壤之別,格格不入。
如果就著本體而言,「佛心」與「眾生心」,
何曾有一絲毫的差異呢?
只在一迷一悟之間而已啊!
何曾有一絲毫的差異呢?
只在一迷一悟之間而已啊!
「悟」什麼?
悟到原來大海跟小水泡,都只是「水」而已。
悟到原來大海跟小水泡,都只是「水」而已。
「迷」什麼?
迷於水泡間大小的差異,
生起
"我要勝過你!"
"我要當更大的水泡!"
而虛妄生起無量無邊的思量計較。
迷於水泡間大小的差異,
生起
"我要勝過你!"
"我要當更大的水泡!"
而虛妄生起無量無邊的思量計較。
《華嚴經》云:「
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。」
心佛及眾生,是三無差別。」
蕅益大師云:「
佛性眾生性,一性無二性。
"迷之"沉六道,"悟之"為三乘。」
佛性眾生性,一性無二性。
"迷之"沉六道,"悟之"為三乘。」
一體三寶,特別強調心念上的精進,
即覺察後當下轉念的功夫。
當下這一念(智),隨順真如佛性(理),
使每一念都能理智和合。
即覺察後當下轉念的功夫。
當下這一念(智),隨順真如佛性(理),
使每一念都能理智和合。
在煩惱千頭萬緒,停止不了,壓也壓不住的時候,
不妨迴光返照這股情緒(小水泡)的真面目(水),
翻出曾幾遺忘、塵封已久的佛性寶珠。
停止對自己的折磨,善待自己,
也同時善待別人。
不妨迴光返照這股情緒(小水泡)的真面目(水),
翻出曾幾遺忘、塵封已久的佛性寶珠。
停止對自己的折磨,善待自己,
也同時善待別人。
我們能夠融化當下每一念小水泡,成大海水,
即是念念皈依一體三寶。
依佛性起作用,過著佛性的生活,
是真正明白父親,善體佛心,
是真正孝順的佛子,當來必定紹繼佛位,成就佛道!
即是念念皈依一體三寶。
依佛性起作用,過著佛性的生活,
是真正明白父親,善體佛心,
是真正孝順的佛子,當來必定紹繼佛位,成就佛道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