正以境界無量,所以佛制五戒、八戒、十戒、具足戒、菩薩戒…無量無邊的戒法,以令我們對境界能「善用其心」,而達到降伏煩惱,「解脫」的目的!
而境界的區分,可隨各人受持的戒品分類,皆可「完全含括一切境界」而成為自己的修行!
以五戒的殺戒為例,即於一切有情境界,都能不起殺心…此殺生戒中,「一切有情境界」為法寶,「不殺之覺心」為佛寶,佛寶法寶和合不二,即為僧寶,此即持守不殺生戒,而皈依一體三寶,理智和合!故能於一切有情境界中得到解脫!
以此類推,「盜戒」即於一切有情無情境界中,不起盜心……乃至「飲酒戒」即於一切昏迷醉亂的境界,不起飲心…
故五戒所對的「法」,已含該一切我們所能了知的境界,因此持守五戒,就能在一切境界當中得到解脫…
於一切境界,都能解脫,即是皈依三寶、受戒學戒持戒的最終目標!